2025年住房公积金惠民属性的核心体现
一、覆盖范围扩大,增强制度普惠性
灵活就业群体纳入保障:多地(如黄石、福建)将个体工商户、自由职业者等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公积金缴存体系,新增缴存单位114家、职工3077人。
新市民与青年人受益:通过“金惠家园”行动深入社区宣传政策,新增缴存覆盖外卖员、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,累计开户超2.21万人。
代际互助政策:允许父母、子女共同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(如福建、贵阳),形成“家庭资金池”缓解多代人住房压力。
二、使用场景拓展,提升民生支持力度
购房支持创新:贵阳推出“既提又贷”政策,允许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后仍可申请贷款,全年支持48.3万名职工住房消费102亿元。
租房提取便利化:南京试点按月直付租金,多子女家庭可“实报实销”实际租金;梧州提供租房提取流程指南,简化操作提升使用率。
医疗、养老等延伸场景:部分地区探索公积金用于支付医疗费用、老旧小区改造等,扩大资金使用范围(如福建、长春)。
三、服务流程优化,降低使用门槛
“无证明”办理:北京取消公积金业务办理中的户籍、收入等证明,审核时间从9天缩短至3天,全程线上办理率达90%。
智能服务升级:黄石、梧州等地依托“手机公积金”APP实现高频业务“掌上办”,业务咨询量增长40%。
容缺受理与跨城通办:佛山、贵阳支持异地购房提取“零材料”,福建取消异地购房户籍限制,提升跨区域流动性。
四、定向政策倾斜,强化弱势群体保障
多子女家庭支持:安庆、池州等地对多子女家庭贷款额度上浮20%-30%,并取消“首套”限制,直接降低购房成本。
低收入群体帮扶:长春实施30%贴息贷款政策,帮助棚户区居民解决回迁难题;佛山提高缴存余额倍数至16倍,扩大可贷额度。
人才安居激励:高学历人才(如硕士、博士)享受额外贷款额度上浮,吸引人才落户并稳定住房消费(如安庆、深圳)。
五、金融支持强化,减轻长期负担
贷款利率下调:佛山首套房公积金利率降至2.35%(5年期以下),二套房同步下调,减少利息支出。
贷款期限延长:主借款人年龄放宽至68岁,月还款额占收入比上限提高至60%,适配不同收入群体还款能力。
绿色建筑激励:池州对购买绿色住宅的贷款额度额外上浮20%,引导环保消费与产业升级。
总结:住房公积金通过扩大覆盖、拓展用途、简化流程、定向扶持及金融创新,形成“降门槛、减负担、强保障”的惠民体系,从制度性工具转型为普惠性服务,切实支撑居民“住有所居”的核心需求。